2025年初,一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调查咨询公司拉拢我国核心要害岗位退休人员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退休人员冯某,因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五十万元人民币。这一案件不仅暴露了境外势力对我国情报渗透的手段,也为广大退休人员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保密责任重于泰山,即使离岗离职,也必须时刻紧绷保密这根弦。
冯某是我国某重点行业核心要害部门的退休人员,其在职业生涯中掌握了大量国家机密。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放松警惕,不仅自己参与搜集涉密信息,还拉拢已离职的下属江某共同作案,最终导致数份机密、秘密级国家秘密泄露,严重损害了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安全机关及时破案,才避免了国家利益损失继续扩大。
近年来,退休人员因保密意识松懈而导致的泄密事件并非个例。某军工企业计算机遭到境外网攻,多份涉密资料被窃取,就是该企业一名返聘退休技术人员,在技术培训中违规将涉密技术资料存储在互联网计算机中导致的。某单位一名退休返聘人员,违规将存储涉密文件资料的移动硬盘带回家中,并连接家用计算机,也导致多份涉密文件被境外情报机关窃取。这些案例表明,退休人员也会成为境外势力的拉拢对象,一旦放松警惕,就会成为国家安全的“定时炸弹”。
退休人员之所以被境外势力“不离不弃”,一是他们本身掌握着大量的秘密;二是他们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关系密切,易获取最新涉密信息;三是一部分退休人员保密意识淡化;四是无官无责一身轻,更容易受高额报酬的引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退休人员成为境外敌对势力拉拢的对象。
面对严峻的保密形势,作为曾经的涉密人员,广大退休人员更应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而不是破坏者。要切实做到工作退休了,保密意识不能退。要始终强化保密意识,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杜绝“无密可保”的错误思想。要彻底做好涉密载体清退,坚决不带一张纸片离岗,消除可能泄密的潜在隐患。要认真签订保密承诺书,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严守国家秘密。要谨慎参与社会活动,不谈论涉密问题,不与有境外背景的人员来往,不参与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咨询、合作项目等经济、联谊活动。要保持保密警惕性,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12339或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举报。
作为涉密单位,不能让退休人员一退了之,更不能以老同志思想觉悟高、保密意识强、不会犯低级错误等不正确认识,对退休干部失之于管。应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防护体系,尤其是对退休核心机密人员未脱密期要动态跟踪,明确保密义务,并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要发动家庭成员参与保密监督,构建“家庭+单位+社会”保密防护网,最大限度构筑退休人员保密“金钟罩”,确保不出事。
冯某退休蜕变的犯罪案例深刻警示我们:国家秘密无小事,退休绝非落实保密责任的终点,而是新战场上严守国家秘密的起点。在国家安全面临复杂挑战的今天,每一位曾接触国家秘密的退休人员,都更需要以如履薄冰的警惕性,强化思想防线,将保密意识融入退休生活的每个细节,筑牢严守国家秘密安全链。
总策划:何 阳
统 筹:赵丕聪 邓小兵
文 稿:郭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