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孙家斌 周志俊
●英雄模范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是精神的洗礼,也是力量的凝聚
国庆前夕,习主席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奋进力量,我们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在无私奉献和执着奋斗中让人生出彩。
英雄模范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是精神的洗礼,也是力量的凝聚。为护卫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于敏,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张富清,把国家的需要作为理想和志愿的王永志,英勇顽强、屡立战功的黄宗德……记载在国家功勋簿上的英雄模范身上所展现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心系家国,挺膺担当。回望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前赴后继的英雄模范心怀家国、不惧强敌、向死而生,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为什么他们能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舍命拼搏?是因为他们将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囿于小我,眼前即世界;心有大我,世界在眼前。置身改革强军新征程,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而要志存高远,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当前,就是要胸怀强国之志,投身强军伟业,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自觉传承英雄模范忠心爱国、矢志报国的精神品格,坚定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理想信念,铭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干至上,落细落小。“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阔步强军新征程,许多官兵不缺想法,不乏目标,但缺少说干就干的劲头、精益求精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崇尚实干,才能行稳致远,收获成功。南仁东等人带着一张张遥感地图,在山林荒野中艰苦跋涉十余载,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只为找到安顿“天眼”的最佳位置,最终建成了深探苍穹的“天眼”。可见,只有坚持实干至上、落细落小,才能干出一番业绩。我们要自觉以岗位为平台,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种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工作干劲,自觉把实干精神融于岗位、融入日常,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到敬业勤业精业,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矢志不渝,追梦不息。从隐姓埋名30年潜心为国铸重器的黄旭华,到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再到经历数年苦心探索让最凶险白血病可被治愈的王振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们的身上,无不闪耀着笃定目标、不懈奋斗的精神,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凭借惊人的斗志和毅力,他们不怕难、不怕苦,不松懈、不放弃,用执着奋斗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我们在向这些英雄模范致敬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毅,始终积极探索、全力以赴、奋勇争先。新时代新征程,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制约新质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强军征程上的“险滩”和“硬骨头”,我们当像英雄模范们那样立强军之志、强精武之能,瞄准目标、找准支点,矢志不渝、追梦不息,直至攀上事业的高峰。
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懈怠者,只会眷顾奋进者、搏击者。强军兴军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敢担起自身使命责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攻坚克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矢志奋斗,以致敬英雄模范的实际行动彰显奋斗强军的作为,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不断谱写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