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小朱” 寻到了老首长——国防时报社搭建桥梁,让联系中断46载的老兵续写战友情

发布时间: 2024/12/24 14:26:16
来源: 国防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1.jpg
《老干部的“关键小事”就是所党委的“心头大事”》文章截图

“十分感谢《国防时报》编辑部和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帮忙牵线搭桥,让我在有生之年终于盼到老首长钱巨胜的消息。”72岁的朱兴龙欣喜地说:“虽然我们已经46年未见,但战友情谊却从未改变,我会永远珍惜”……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故事要从12月19日说起。“叮铃铃……”当天9点,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工办响起一阵电话铃声。


“喂,你好!我这是《国防时报》编辑部。刚才安徽省明光市的读者李曼婷打来求助电话,说她的外公朱兴龙在网上看到《国防时报》微信公众号12月6日发表的《老干部的“关键小事”就是所党委的“心头大事”》和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引力播12月5日发表的《“订单式”服务提升老战士老干部幸福感》两篇报道,猜测文中提及的‘100岁离休老干部钱巨胜’可能是自己的老首长。他们已经中断联系46年了,所以想请你们帮忙联系确认一下”……


2.jpg
钱巨胜(左)、朱兴龙(右)

今年72岁的朱兴龙,1970年至1978年在河北保定军分区警卫班服役,是时任司令员钱巨胜的警卫员。钱巨胜15岁当上八路军战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是抗美援朝松骨峰战役的亲历者,多次荣立战功,是官兵敬仰的英雄。


在日常工作中,钱巨胜对官兵十分关照,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机关组织徒步拉练行军70里,钱巨胜是可以坐小汽车的,但他坚持与官兵们一起步行,同吃同住,是朱兴龙和战友们心中“最好的首长”。


在部队八年期间,朱兴龙是钱巨胜口中的“小朱”“胖小猪”,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朱兴龙不但当上班长,还多次受奖,成为一名优秀军人。


1978 年底,朱兴龙退役后回到家乡,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先后担任了村民兵营长、治保主任,村委主任、村支部书记,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多次被表彰为“民兵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治安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退休后的朱兴龙儿孙满堂,生活幸福。在安享晚年之际,他却时常想念自己的老首长钱巨胜。过去因工作繁忙,通讯不畅,他们中断联系46年,其间朱兴龙曾多次委托战友寻找老首长,但毫无进展。


朱兴龙的“执念”也成为儿孙们的愿望。几天前,李曼婷看到上文提到的两篇文章,文中“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100岁的离休老干部钱巨胜”这些字眼引起她的关注。仔细阅读后,她觉得文中的“钱巨胜”,极有可能是自己外公寻找多年的老首长。


于是,李曼婷拨通了《国防时报》编辑部的电话,恳请工作人员帮忙联系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寻找老首长钱巨胜。“老人家情绪比较激动,有点着急,想确认了过去看看。”


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文职人员杨阳接到来自《国防时报》编辑部的电话后,立即向所领导汇报,经所领导与钱巨胜沟通联系,最终确认了身份信息:“没错,我们是老战友!”


获取彼此的联系方式后,一通跨越苏皖两地的视频电话连接起这对老战友的浓浓情谊。当朱兴龙看到老首长精神矍铄的状态,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声音,所有的等待和思念都化作了盈盈热泪。他们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战友情得到尽情诠释。


“明年春天百花芬芳时,一起在苏州相聚!”两位老战友许下约定。


(朱熙君 杨晓丹  本报记者 温韬)



精彩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