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树一样扎根

发布时间: 2025/04/11 10:16:24
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屏幕截图_11-4-2025_104520_www.news.cn.jpeg

图①:梁臣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时的留影。图②:梁玉宗服役期间学习驾驶汽车。作者提供


  置身塞罕坝的茫茫林海中,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寸草不生的荒漠。20世纪60年代初,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年轻人,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建设者。一代代林场建设者艰苦奋斗,最终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

  一

  “父亲总教导我们,塞罕坝人的使命就是种树,看着亲手栽下的树苗长成大树,心里会特别有幸福感。”出生于1959年的梁玉宗,是林场第二代建设者。他的父亲梁臣是林场的第一代建设者,也是位抗美援朝老兵。

  那年,18岁的梁臣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成为一名汽车兵。在战场上,梁臣和战友们白天把车开到山沟里,用树枝遮盖起来,到了晚上再运送物资。一次任务中,运输线遭遇敌军袭击。同车的战友当场牺牲了,梁臣也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一只耳朵听不见了。为了继续留在战场上战斗,他没有向上级报告自己的伤情。战争结束后回国检查,他才知道受伤的那只耳朵耳膜穿孔了……

  战争结束后,梁臣转业到承德水利局。一次偶然机会,他被借调到塞罕坝的一个小机械林场帮忙。当时的塞罕坝,满目是荒漠沙地,林场工作人员住的是地窨子(一种地窖),喝的是雪水,吃的是莜面饼子,肉类和蔬菜都很少见。尽管如此,梁臣后来还是主动放弃了原来舒适的工作环境,将工作关系调来了林场。

  林场最初开始造林时,成活率很低。梁臣和其他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忍饥受冻,对影响成活率的各个环节细致分析、反复试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1964年春,机械造林“战场”在马蹄坑摆开。全林场职工吃住在山上,采用改革后的技术和苗木扶正措施,造林688亩,当年成活率在95%以上,创造了国内针叶树机械造林成功的先例。梁玉宗回忆,父亲每次说起这段,都豪情满怀、激动不已。

  当时,司机不仅要会开车,还必须会修理。梁玉宗回忆,有一次,父亲出差途中,车辆发生故障。冬天气温很低,等把车修理好时,他手脚都冻僵了。到家后,母亲帮父亲用雪搓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

  那时,道路状况十分复杂。夏天,路面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冬天冻得像镜面般光滑。每次梁臣开车外出运输物资,家人都提心吊胆,盼着他平安回来。

  二

  梁玉宗的母亲叫谭淑兰,年轻时在一家县级报社工作。她很喜欢读书,尤其喜爱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梁臣。

  那年,为了支持梁臣扎根塞罕坝,谭淑兰不顾家人反对,放弃报社工作,带着出生两个月的梁玉宗来到了林场。然而,年幼的梁玉宗很快就发烧了。林场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梁臣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老中医,才治好了梁玉宗的病。

  由于梁臣经常需要出差,家务琐事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谭淑兰的身上。除了去林场的苗圃上班,谭淑兰还在家里养了猪、鸡、鸭、兔子,每晚还要纺麻绳。梁玉宗晚上醒来,经常看见母亲还在忙碌。由于长期劳作,谭淑兰双腿长满了“筋疙瘩”,可她还是不愿离开工作岗位。“母亲和父亲一样,在工作上总是这么‘倔’。”梁玉宗说。

  梁臣虽然工作忙,但从未忽视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有一次,梁玉宗跟着梁臣去种树,梁臣对他说:“树和人一样,幼苗时就要扶正,不能种歪了。”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梁臣还是会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职工。梁玉宗说,林场有一名职工,妻子身患残疾,两个女儿嗷嗷待哺,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父亲经常给他们送吃的和衣物。“他看见谁有困难,就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中学毕业后,梁玉宗参军入伍,像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汽车兵。

  在部队服役期间,梁玉宗经常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总劝导他,好好干,做个对部队有用的人。“我是在塞罕坝长大的孩子,艰苦朴素就是我们的作风。”梁玉宗训练认真刻苦,在一次比武中取得了好名次。梁臣在信中兴奋地说:“我儿争气!”每每回忆往事,梁玉宗都不禁感慨:“父亲不仅种活了大片树林,而且扶正了我这棵幼苗,让我慢慢长成一棵大树。”退伍后,梁玉宗回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负责林场的汽车运输。

  三

  梁玉宗的儿子梁伟从小喜欢音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起初,梁伟并没有当兵的想法。梁臣去世后,给后代留下了“为国家作贡献,每一代必须有人当兵”的遗嘱。后来,梁伟从父亲那里了解了更多爷爷和父辈们的故事,内心深受震动。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梁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薪酬较高的工作机会,报名参军。后来,他顺利提干,成为一名武警警官。

  在部队里,梁伟发挥所长,组织了多场主题晚会、文艺汇演,受到官兵好评。他还在休息时间进行音乐创作,创作了不少军旅歌曲。支队业余军乐队、合唱团的活动中,也有他的身影。

  “我的根在塞罕坝,林场涵养了我们家的家风。”在某中队组织的一次以“好家风吹进军营”为主题的强军故事会上,梁伟分享了他家几代人当兵、建设塞罕坝的故事。他说,他会秉持这样的好家风,在军营这片沃土向下扎根、茁壮成长,成为一棵挺拔的大树。


精彩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