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以色列政府作出决定,拟加大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军事压力,力争早日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被扣押以方人员获释协议。自3月18日以色列恢复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以来,以色列和哈马斯再次陷入对抗状态,加沙和平前景充满变数。
事实上,缺乏共同谈判基础是以色列重启军事行动的直接原因。对哈马斯而言,持续近一年半的高强度战斗已使其组织架构和战斗力遭受重创,手中仍扣押的以方人员是其同美以进行谈判、力求自保的重要筹码。哈马斯坚持任何交换在押人员的协议必须以全面终止当前军事行动作为关键条件。同时,尽管明确表示愿放弃参与战后加沙治理,但哈马斯面对以色列提出的彻底解除武装且领导层悉数流亡海外的要求,仍难以接受。
从以色列方面看,“消灭哈马斯”的终极目标正前所未有地接近达成,其地区绝对军事优势和战略威慑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部分以强硬形象示人的以色列政客,决不能容忍哈马斯未来继续对以构成安全威胁,坚信通过军事手段能达成战略目标。
除了谈判条件的不对等,内塔尼亚胡政府调整决策优先级也是对哈马斯态度愈发强硬的主要原因。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后,内塔尼亚胡领导层承受来自国内极右翼势力的持续施压。对奉行“武力至上”的极右翼势力来说,彻底清剿哈马斯是其惯有的立场和态度。今年1月,在国际社会的强烈敦促下,相关方达成三阶段停火方案。该方案最重要的共识之一是,以色列需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包括从连接加沙与埃及的“费城走廊”区域撤离驻军。对此决定,以国内极右翼势力表示极度不满,甚至有议员以辞职要挟表达抗议。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内塔尼亚胡政府已决定全面拥抱极右翼立场,其决策优先级的首位是确保执政联盟稳定,其次是武装清剿哈马斯,最后才是解救被扣押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助攻”让以色列更加无所顾忌。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实际上并不关心加沙停火与否,对加沙局势的关注始终集中在两点:一是确保以色列安全屏障体系的绝对性;二是推动以军在中东地区构建“基于质量优势的军事威慑”。这种战略取向,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维持地区霸权与地缘利益的根本需求。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需要借加沙战事展现其对中东局势的关键影响力,并意图塑造强人形象。对特朗普而言,停火固然是一个选项,但若停火不成,以军事手段“打服”对手,同样符合其塑造政治形象的需求。当前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美国不再寄望短期内通过谈判达成战略目标,转而默许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
曾被视为和平曙光的加沙停火协议如今被束之高阁。未来,哈马斯在实力严重受挫的背景下可能作出战略妥协。但长期看,以色列单方面军事行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哈马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要实现中东持久和平,必须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归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进程,这才是化解冲突的根本路径。(李子昕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